现代化新兴安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兴安岭上话幸福 颂党恩

2023-08-03


   

风穿树林,绿意盎然。7月26日,“现代化新兴安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一幅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画卷在记者眼前徐徐铺开。

干净整齐的街道,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撮罗子样式的仓库,崭新的楼体民族彩绘墙,随处可见的张张幸福笑脸,无不书写着鄂伦春族人在党的光辉照耀下的幸福生活。


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整齐的街道,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崭新的楼体民族彩绘墙,书写着鄂伦春族人在党的光辉照耀下的幸福生活。


“白银纳”,是鄂伦春语“幸福富裕”之意。在撮罗子搭建传承人孟淑卿的家中,记者听着他们一家三代人的讲述:“从几根木杆搭建的撮罗子,到住进锃明瓦亮的楼房;从兽皮做衣到穿戴多彩服饰;从缺医少药、食不果腹,到病有所医、丰衣足食……”在他们一家三代人的生活中,记者一行看到了鄂伦春族下山定居70年的历史变迁,感受并分享着鄂伦春族下山定居70年来日益美好的幸福生活。

木刻楞里的企盼:迎来幸福新生活

1943年,孟淑卿出生在兴安岭的大森林中,撮罗子就是她的家。1953年,10岁的孟淑卿和鄂伦春族人一同走出山林,修房定居,弃猎从耕,多元发展,迎接“新生”。

“下山生活70年,吃住都不愁,出行方便,还有学上,可幸福啦!”提起现在的幸福生活,孟淑卿脸上笑开了花。

在孟淑卿家的客厅中间陈设着一座撮罗子模型——白桦树干搭建成圆锥体,用狍皮覆盖,中间吊着一口大锅,那是早年鄂伦春族人生活的场景。


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整齐的街道,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


“小时候住在撮罗子里,吃的是狩猎得来的各种肉类。起火、做饭、取暖、住宿,一大家人都挤在这里面。冬天,晚上穿着兽皮衣服,戴着帽子睡觉,一觉醒来,脸上、帽子上都是凝结的冰霜,一个冬天都没有办法洗澡。”孟淑卿说,那时,她随着叔叔下山定居,住进了政府搭建的木刻楞房子中。“最大的感受是不透风,不冷,再也不用挨冻啦!”

据孟淑卿回忆,鄂伦春族的女孩子五六岁就要学会手工活,只要会做衣服、绣花就够了,不必上学,这是鄂伦春族的旧习俗。“我盼望着上学,政府来宣传上学好,挨家挨户地做工作。”孟淑卿说,那时候大家的积极性特别高,她和叔叔两个人,骑着一匹马跑了两天才到达呼玛县城的学校。“走进校园的时候,老师走过来亲切地拉着我的手,那一刻我特别高兴!”话到此处,孟淑卿眼中噙满了泪水。

由于她早年父母双亡,国家对她一直给予了特别的关照,她在学校吃住穿全部免费,高中毕业时,被保送到中央民族学院继续深造。后来,她回到了白银纳,回馈这养育她的地方。她教书、建小学,经过考核成为乡里的民族事务助理,1993年,她被任命为白银纳鄂伦春族乡的副乡长,曾连续两届当选为省人大代表,她特别珍惜党和政府给的荣誉,直至1996年退休,她以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来回报党的恩情。

砖瓦房内的幸福:生活越来越好

1970年,孟淑卿的女儿关爱民出生在木刻楞房子里。“传统的木刻楞房子,没有房间隔断,也没有地板,一大家人生活在一起很不方便,没有个人空间。在我14岁的那年,住上了砖瓦房,学校就建在了家旁边,走上10分钟就能到学校了。”关爱民感慨道,比起母亲小时候的生活,她幸福多了。


孟淑卿家中精美的鄂伦春族服饰。


在党的好政策下,关爱民读到了大专,入了党,小时候穿的兽皮服饰也逐渐被各式的美装取代。随着人们思想的转变,自由恋爱之风日渐兴起,她和一名汉族小伙子结了婚。

在孟淑卿的家中,记者看到了许多精美的鄂伦春族服饰,关爱民说,这些服饰都是和母亲两个人一针一线缝制的,售价从一万到五万一套不等。“我母亲从来都没要求过我做家务、做针线活,我在20岁的时候,因为对鄂伦春族服饰的喜爱,才慢慢学会了这个手艺活。”


关爱民把即将缝制完成的萨满服展示给记者看,她说,是不是很漂亮?这件衣服我和妈妈缝制了整整一年。


现在,关爱民和母亲孟淑卿都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鄂伦春族斜仁柱”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们共同制作的斜仁柱在国际人类学大会中获得了金奖,被国家民族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等单位和个人收藏。在砖瓦房中,她们将鄂伦春族曾经的生活生动地再现,将桦树皮文化、兽皮文化、狩猎文化发扬传承。

大楼房里的欢笑:鄂族文化发扬光大

1998年,关爱民的儿子冯鑫雨出生了,记者在孟淑卿的家中看到了冯鑫雨的百天照,他在树皮制作的襁褓中熟睡。从小,他在鄂伦春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长大,成绩优异。今年硕士研究生毕业,正准备着去读博士。

“13岁那年,我从砖瓦房搬进了楼房,屋子开始供暖,不用点柴烧火,乘坐汽车就能上学,生活和出行有了质的飞跃。”冯鑫雨说,上大学后,同学得知他家中的长辈是“鄂伦春族撮罗子搭建传承人”后,每到假期都会有人跟着他回家看一看,当为同学们介绍鄂伦春族文化时,他的心中是非常骄傲和自豪的。

冯鑫雨告诉记者,他读研学的就是民族学。“鄂伦春族有语言没有文字,一些传统习俗和物品都需要被传承,传承并弘扬鄂伦春族文化是我未来最想要做的事。”


孟淑卿一家三代人,有着三种幸福人生。他们身上承载的不只是一个家庭的生活变迁,更是鄂伦春族下山定居70年来发展进步的缩影。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鄂伦春告别了艰苦的岁月,放下猎枪走下了原始的森林……”这首新编鄂伦春赞歌道出了新时期鄂伦春人的幸福生活。70年前,鄂伦春族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走出深山,从原始社会进入现代文明,迎来了千年一跃,开启了新生活。

近年来,呼玛县为更好地推动鄂伦春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实行了一系列的举措。

加大对鄂伦春传承老艺人的保护。对传承人定期组织体检,并实施治疗保障机制,给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年生活补贴8000元,省级非遗传承人年生活补贴4000元;鼓励扶持鄂伦春族大学生和退伍军人自主创业,在贷款、税收政策上给予贴息或减免政策。

加大对鄂伦春族民生投入力度。仅2023年上半年,在改善全乡整体面貌上,就投入2000万元,进行道路建设、绿化美化,为鄂伦春族人提供更优质的人居环境。

住房条件好了,环境更美了,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品质提升了,生活在这里的鄂伦春人的幸福生活有了坚实的保障。

窥一斑而见全豹。孟淑卿一家三代人,有着三种幸福人生。他们身上承载的不只是一个家庭的生活变迁,更是鄂伦春族下山定居70年来发展进步的缩影。70年前,他们告别大山和丛林,走向了文明;70年后,他们站在历史新的交汇点上,走向了更加灿烂辉煌的新生活。

撰文:全媒体记者朱景荣 李佳宁 任露露

摄影:张宏宇全媒体记者朱景荣李佳宁 任露露

视频:全媒体记者李佳宁 任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