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地区医院心内科、肿瘤科接力协作抢救心包填塞患者侧记
医生探讨患者的治疗方案。 □文/摄 李树军 生命之河遭遇险滩,心脏被积液紧紧包裹,每一次呼吸都如同负重前行。近日,地区医院肿瘤科在援边肿瘤专家张权带领下,为一名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恶性心包积液患者进行心包灌注治疗,成功控制心包积液,患者喘憋症状迅速缓解,同时依据患者肿瘤特点,为患者制定后续精准抗肿瘤治疗计划。在心内科和肿瘤科的通力协作下,患者转危为安,病情不断好转。 6月末的一天,男性患者张某某(化姓),胸闷、气喘突然加重,呈端坐呼吸状态,无法平卧,由急诊紧急收入地区医院心内科。入院后,医生迅速为患者完善各项辅助检查,结果显示其存在大量心包积液,出现了心包填塞的临床表现。 心包填塞一般指心脏压塞,是由于心包疾病、外伤或者其他疾病累及心包,导致心包内渗液,累积在心包腔内部,影响到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而产生的临床症状。常因急性循环衰竭和心脏骤停导致死亡,死亡率高达60%以上。 病情危急,地区医院立即组织相关科室力量,由心内科主任宋伟钗为患者实施了心包积液穿刺术和引流术。术后,每日引流心包积液约400毫升。尽管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但患者的心包积液量仍持续快速增长,导致无法拔管,既增加了感染风险,也使患者喘憋不适难以缓解,每日只能被迫端坐呼吸及睡觉。 当心包积液病理检查结果出来时,提示为腺癌。心内科医生结合患者既往右肺腺癌病史,考虑该腺癌来源于肺部。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治疗,做到标本兼治,随即将患者转入肿瘤科继续接受治疗。 患者转入肿瘤科后,援边专家张权组织全科医生会诊,结合其具体病情及心包恶性积液的情况,治疗重点在于快速缓解积液对心脏的压迫症状,改善患者因积液导致的胸闷、呼吸困难等相关症状,治疗方案确定为针对心包积液的化疗与靶向治疗,治疗首要目标是控制心腔内的恶性病变及恶性积液,阻止积液进一步增多,为后续更全面的抗肿瘤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经过靶向和化疗药物的心包灌注后,在三天持续未引流心包积液的情况下,复查心脏超声,心包积液不仅未再增多,还不断减少,心包积液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喘憋症状较前明显缓解,顺利拔管,终于可以踏踏实实地按自己的习惯姿势睡觉了。 张权带领医生团队,对患者的整体病情进行了详细研判。患者既往肿瘤免疫指标高,属于抗肿瘤免疫治疗的优选人群,因此决定为患者实施肺癌免疫及靶向治疗,经静脉给药治疗后,患者不仅胸闷气短等症状持续缓解,肿瘤也得到有效控制。治疗一个月后,复查心包超声仅提示极少量积液。 这场心内科和肿瘤科的接力抢救,不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同时通过精准的抗肿瘤治疗措施有效控制心包积液和肿瘤原发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