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调阅影像 告别取片等待——地区人民医院“电子云胶片”智慧服务升级见闻
□本报全媒体记者 乌日娜 “以前做完CT,得专门再跑一趟医院取胶片,现在手机点一点就能看,太方便了!”在地区人民医院完成肺部CT检查的患者赵女士,一边用微信小程序调阅影像报告,一边感叹道。这一幕,正是地区人民医院“电子云胶片”服务落地后,患者就医体验升级的生动缩影。 近日,记者在地区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候诊区看到,以往检查后围着取片机排队等待的场景已不见踪影。在导诊护士的指引下,患者李大爷正用手机扫描检查单上的二维码。“我年纪大了,以前拿胶片总担心弄丢,现在存在手机里,儿子在外地通过手机也能帮我看报告。”李大爷一边操作,一边念叨,他回忆,此前做膝关节检查时,不仅要排队取胶片,回家后想找医生复诊,还得专门带着一叠胶片出门,如今这些麻烦事都没了。 “电子云胶片不是‘快进键’,而是‘便民键’。”地区人民医院影像科副主任付鹏路解释道,不少患者误以为电子云胶片能加快报告出具速度,其实不然,诊断报告仍需医师逐张审阅图像后才能生成。但传统胶片只能打印部分关键图像,电子云胶片能上传所有检查序列数据,让诊断更全面,患者后续会诊也更方便,极大提升了诊疗效率。 据了解,地区人民医院于2024年年初开启影像云服务项目试运行,历经前期筹备与系统调试,今年“电子云胶片”服务已正式全面推广。此前,传统影像服务流程中,排队打印实体胶片、等待报告出具一直是影响就医效率的“堵点”——不仅延长患者的就医时间,医用激光胶片还存在着携带不便、易磨损丢失、重复打印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如今,借助区块链加密技术与云计算优势,患者完成X线、CT等影像检查后,即可通过手机、平板等设备调阅高清影像,多角度、全方位察看影像细节,真正实现“一次检查、云端存储、随时调用”的便捷就医模式。 “随着医院年服务患者量持续增长,影像检查需求随之攀升。‘电子云胶片’的全面推广,不仅为患者减负,更给临床诊疗提速,让智慧服务成为提升医疗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的核心抓手。”付鹏路表示,下一步,科室将持续探索智能诊断、远程影像会诊等服务新模式,推动影像诊疗服务向更高效、更精准、更便捷的方向迈进,让智慧医疗成果惠及更多患者,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从理念变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