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靛果优质品种在哪里?“80后”老人带领儿女探索十年终获成功——小小蓝靛果变身“幸福果”
放眼望去,采摘工人正忙碌地采摘和装运,整个果园一派繁忙景象。 本报全媒体记者 冯剑飞摄 本报全媒体记者 鞠春艳 鄢然 近日,正值市场上蓝靛果热卖之际,记者一行来到距加漠公路十公里处远达农场的蓝靛果生态园。驻足细看,一棵棵长势茁壮的蓝靛果树上,一簇簇小茄子形状的蓝靛果缀在枝丫间,引人垂涎欲滴。农场小屋前,80岁高龄的张永泉老人向记者分享着蓝靛果新品种今年喜获成功的好消息,房檐下燕子们欢快地来回穿梭,仿佛也带了兴奋劲儿。 张永泉老人嗓音洪亮,步履矫健,他领着记者踩着长长的田埂,察看农场的蓝靛果育苗基地,“这是去年农林科学院帮助引进的2000棵树苗,今年就结果了,果粒可大了,吃着还甜!”老人的话里透着掩不住的自豪。记者看到,在林间的花海里,多名采摘女工正顶着烈日,细心地摘下一粒粒蓝靛果,放眼望去,忙碌采摘和装运使整个果园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蓝靛果又名蓝果忍冬,俗称山茄子、羊奶子、黑瞎子果,富含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医疗保健价值,被称为“第三代小浆果之王”。在远达农场蓝靛果生态园,自2014年引种第一批蓝靛果苗开始,现今已有好几个品种安家落户,张永泉老人带着儿女们始终执着探索培育优质蓝靛果,这片蓝靛果种植区在扮靓绿水青山的同时,绘就出“良种繁育+规模种植+采摘旅游”的全链条融合发展蓝图,小小蓝靛果化身成助农增收、振兴乡村的“幸福果”。 “我种蓝靛果10年了,陆陆续续到现在,多数果苗都已进入盛产期。”说起过往,张永泉老人不无感慨地说道:“我刚种的时候很多人都只认识蓝莓,不知道蓝靛果是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蓝靛果的营养价值,我这儿都有一批固定客户了,一到收获季就来收果,批发价每斤17元,市场价每斤25元左右,我这一亩地产值还是相当可观的。” 在张永泉看来,大兴安岭这片土地不仅生态优越、气候适宜,而且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是蓝靛果种植的天然基地,但自然禀赋只是先决条件之一,优质丰产离不开科学选种与技术赋能,因此,张永泉老人带领儿女们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蓝靛果比较娇贵,对气候、土壤、水质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要求较高,资金投入较大,刚开始结的果儿有些苦,后来的又偏酸涩,我这么多年都在不断地更换品种,最终才筛选出了口感最佳的优质品种。”张永泉开心地说道。从多年前广泛种植几十个品种,到如今调整更新为早熟、质优、价高的优良品种,他攻克了出果率低、病虫害率高等问题,蓝靛果种植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蓝靛果成熟时果皮薄、浆多,富含花青素,这些小小的柔软果实需要一粒一粒地从树上摘下。“从种植到收获,我们每个人都特别小心、用心,这里工资按时计算,一天能有150元。”园子里的采摘女工说,“蓝靛果园离家很近,在这里工作既能挣到钱,又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这份收入对我们来说非常理想。” 张永泉告诉记者,蓝靛果的采摘非常讲究,要避免手上有汗水,以免破坏蓝靛果表面那层薄薄的果粉。很多人在吃蓝靛果之前会清洗掉这整层“白霜”,其实这可是蓝靛果的宝贝,是在生长过程中分泌的果糖液凝结而成的,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花青素。果粉越完整,说明蓝靛果越新鲜。 摘一颗熟透的蓝靛果放在嘴里,酸甜的汁水瞬间填满整个味蕾。放眼望去,数不清的蓝靛果树掩映在绿植和花丛里,接近野生的环境下,它们长势喜人。“我在大兴安岭生活几十年了,对这里有感情。我花了10年的时间探索优良品种,现在成功了,就希望能让别人少走些弯路,栽种蓝靛果不破坏生态,还有利于防治水土流失,大家一起做大这个产业,一定能实现共同富裕。”张永泉老人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蓝靛果种植,发展庭院经济,壮大职工自营经济,也能让更多的人通过打工增加收入。他相信,大家好,才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