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点评 坚持用改革之刃破冰
2025-10-27
                     □晓丹          我区在“十四五”期间,以改革为利刃,破发展之壁垒,立创新之标杆,为林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五年来,我区用一连串硬核数据把改革成果写进了兴安大地的每一道山脊:森林覆盖率稳升到85.7%,林草湿地生态价值突破8000亿元,62.4%的工业增加值由民营经济贡献,连续14年无重特大火灾……数字背后,是一条清晰的逻辑链——以改革劈山开路,用制度固化红利,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五年来,我区的改革不仅敢于“破壁”,还要善于“造壁”。破的是政企壁垒、数据壁垒、审批壁垒,造的是制度防火墙、生态安全墙、风险隔离墙。地企共建“一片林、一家人、一条心”的融合机制,把“多头管理”变成“多手联弹”,一举解决多项难题。     五年来,我区的改革既要“见物”,更要“见人”。营商环境的最高标准不是“最多跑一次”,而是“干部多跑十次,企业一次不跑”。     五年来,我区的改革既要“试点”,更要“点穴”。大兴安岭被纳入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突破性构建全国首个寒温带GEP标准、首个冻土固碳核算、首单1.2亿元碳汇交易,每一次“首”字背后,都是对空白制度的填充。     改革列车没有终点,只有换乘站。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交汇点,兴安人民要继续以“闯”的锐气、“破”的担当、“立”的智慧,把茫茫林海变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标高,也要继续以改革破题、以创新开路,在绿色发展的征程上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