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疾控固垒之盾 谱健康兴安新篇——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强基工程”综述

2025-10-28


   

□本报全媒体记者 乌日娜

守好健康门,护好万家安。在广袤壮阔的兴安大地上,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区始终坚守的神圣使命。近年来,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强基工程”为战略支点,紧扣公共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脉搏,在监测预警、监督管理、人才培育、技术创新等领域多点突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紧抓不放”的行动力,镌刻下疾控人的奋斗印记,为兴安百姓构筑坚实健康屏障。

织密监测预警网络

筑牢防控“前哨阵地”

监测预警是传染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在监测预警与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层面,严格对标省疾控局规范化专业化建设要求,于6月份率先完成《大兴安岭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职能编制规定》修订,同步推进人员、场地、制度、平台“四个到位”;8月末,地区疾控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中心正式成立,10人专职队伍配齐、指挥调度等功能分区落地、高清显示屏等硬件设备到位,《应急值守制度》等5项核心制度同步出台,实现“建起来就用起来”的实体化运行目标。

监测预警与传染病预防控制科科长韩振国向记者介绍,监测预警与传染病预防控制科在日常工作中以传染病监测网络为核心,每日至少4次实时监控疫情系统,每周评估流行现状、重点传染病及变异株测序结果,为基层诊疗与流调提供坚实支持。2024至2025周期,地区疾控中心在全省流感哨点监测综合排名第一,截至10月11日,已完成115份新冠本土变异株测序与省疾控中心比对,确保新变异株、死亡病例第一时间精准处置。同时,2024年,完成了中国疾病预防信息系统VPN专网、视频会商系统等设备更新,成为全省首个全联通地区;2025年,全区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单位实现传染病智能监测前置软件100%安装应用,进度位列全省第一。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已实现传染病智能抓取、自动生成,既提升报告率与质量、减轻临床医生负担,更借助智慧化监测技术让预警更灵敏、处置更及时,筑牢数据安全“防火墙”。

面对防汛抗旱卫生防疫需求,科室全面摸底排查应急物资储备、检测能力、队伍建设、预案培训及值班值守情况,组建应急小分队,制定洪涝灾害应急技术方案,并面向各县(市、区)疾控中心单位,针对性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培训与实操指导,确保基层防疫力量掌握关键处置技能,为突发情况高效应对做好技术储备。在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指导11家医疗机构成功创建健康促进医院;区域健康生态持续优化,加区等4地率先完成健康县区建设;创新构建“社区+学校+新媒体”立体传播矩阵,将科学膳食、运动养生等知识精准送达千家万户,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从体系搭建到技术赋能,从日常监测到专项攻坚,地区疾控中心以“全链条闭环”思维织密监测预警网络,让防控“前哨”更灵敏、“阵地”更坚固,为我区筑起抵御传染病风险的坚实屏障。

聚焦专业能力提升

锻造疾控硬核实力

在疾病防控“战场”上,专业能力是守护人民健康的中流砥柱。地区疾控中心各科室立足本职、深耕细作,以人才培养为根基、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服务民生为宗旨,在各自领域精研细究、创新突破,共同构筑疾病防控坚固堡垒。

检验检测是疾病防控的“侦察兵”,技术精度决定防控准度。今年,卫生检验检测科采用“理论教学+实际操作+质量考评”模式,对全区各县(市、区)开展食源性疾病、职业卫生等领域技术培训,为突发公卫事件处置与重点疾病监测提供技术支撑,在基因测序、微生物质谱检测等领域实现突破,练就精准防控的“火眼金睛”。

免疫规划科以“强基层、优服务”为目标,打出能力提升“组合拳”。建成4家数字化接种门诊,实现全流程信息化服务;创新培训模式,77名基层人员参训并在全省技能竞赛中斩获佳绩;推进惠民接种项目,让带状疱疹、HPV等疫苗服务更便捷,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

“漠河市等三地获评省级慢病示范区,320名健康指导员走进群众身边。”地方病与慢性病预防控制科科长赵丽说。科室从人才、服务、示范等五方面发力,构建“多病共防”管理体系,升级实验室设备,为慢性病防控注入科技动能;针对南方部分地区报告的基孔肯雅热疫情,科室深刻践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要求,将防控工作延伸至基层末梢,以全区各县(市、区)疾控单位为重点开展专项行动:一方面通过分层培训覆盖基层防疫人员,手把手指导检测、流调等实操技能;另一方面同步推进能力建设、实战演练与宣传科普,全方位筑牢覆盖全区的基孔肯雅热防治屏障,切实守护林区群众生命健康。

在重点疾病防控与公共卫生保障领域,其他科室同样步履不停。

——性艾科深入基层,围绕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开展指导,推动配偶检测、实验室建设等工作,提升“三病”防控指标,减少群众认知偏见。

——卫生与职业健康科开展饮用水卫生专题培训,强化洪涝灾害应急处置与数据审核能力,为保障全区饮用水安全筑牢防线。

……

各科室在“强基工程”中百花齐放,以协同奋进的姿态凝聚起守护群众健康的强大合力,为筑牢公共卫生防线持续贡献力量。

强化监督执法利剑

守护医疗“安全底线”

在疾病防控全链条中,监督执法是守护人民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多一分严谨,群众的健康就多一份保障!”医疗与传染病监督科科长张禹认真地说道。今年8月以来,科室以专项行动为抓手掀起监督检查热潮,不仅深入松岭区、呼玛县等全区各县(市、区)疾控中心、医疗机构,聚焦非法行医打击、医疗文书规范等关键领域指出问题并督促立行立改,围绕综合管理、预防接种等七大板块逐项排查明确整改方向,还同步针对全区卫生监督单位及科室自身开展案卷专项评查,并结合评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组织案卷规范培训,切实提升执法文书质量与监督工作规范性。

针对公共场所,公共卫生综合监督科同步延伸监督触角,深入学校、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等区域开展检查;通过“政策解读+案例教学+专家指导”的多元模式,帮助工作人员精准把握执法要点,进一步提升卫生监督队伍专业素养与执法水平。

每一次踏查走访,都是对责任的践行;每一份整改通知,都是对安全的守护。用执法的“力度”传递服务的“温度”,让监督执法这把利剑为我区筑牢医疗安全屏障。

“强基工程的实施,是我们守护人民健康的坚实根基。通过各科室协同努力,我们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守护健康之路永无止境。”地区疾控中心主任、卫生监督局局长刘雅娟坚定地表示,未来将不断完善疾控体系建设,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强化服务意识,为林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奋斗不息,让“健康兴安”的蓝图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