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纸质阅读之美
□张家榕 新房装修完毕,家中焕然一新,每一寸空间都散发着温馨与沉静。老公心血来潮,决定在客厅一角打造一个独特的图书角,想为我们忙碌的生活增添一抹文化的气息。 于是,他从旧货市场精心挑选了一个复古风格的杂志架,沉稳的木质结构与家中现代简约的装修风格相得益彰,仿佛预示着未来无数个午后,我俩可以伴着咖啡的香气,沉浸在书页间,享受那份难得的闲适与惬意。我已然开始想象我们与书籍温馨互动的场景,将在朋友圈收获多少点赞与羡慕。正当我们满怀憧憬地准备填充这个即将成为精神家园的角落时,却发现场景的主角——杂志,寥寥无几。 心急的我已经顾不得在网上下单,骑上共享单车,就直奔我曾就读的中学门口,那里有家堆满各类杂志的书店,载满了我的青春记忆。当我气喘吁吁地抵达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家装修时尚的文具精品店,刺眼的彩灯仿佛在嘲笑我老土的购书方式。 不甘心的我,又想起了十字路口的报刊亭,那时我总能在放学时路过那里,在那挖到最新的青春读本、文摘期刊,因为对杂志的热衷,我甚至成为了引领班级时尚的“话题女王”。但随着我渐渐走近,才发现昔日热闹的报刊亭已经变成了一块冰冷的广告牌,静静地站在那里,无声地诉说着时代的变迁。 我开始沿着街道一路寻找,但印象中的那些报刊亭和书店竟都杳无踪迹,难道纸媒的时代真的已经过去了吗?灵光一闪,既然学生群体是杂志的主要消费者之一,或许我可以去其他学校门口碰碰运气。 经过一番周折,我终于在一所中学的门口找到了一家旧书店。然而,当我满头大汗地走进店内时,却发现杂志的种类和数量都少得可怜。一股淡淡的失落从心中涌起,仿佛逝去的不仅是那家小店,还有自己那段无忧无虑、沉浸在书海中的青春时光。看出我的失望,老板无奈地告诉我,现在辅导书卖的最好,课外书占其次,但也都是些教材指定读本,看杂志的就更少了。 他的话让我回想起自己上初中时宁愿不午休也要在书店泡一中午的阅读热情,甚至因为看得太入迷还迟到了几次。但自从参加工作后,我已经很久没有静下心来阅读一本纸质书了。 回到家后,我翻看着手中仅有的几本新杂志,决心要重新找回那份对文字的热爱和敬畏。一天,老公神秘兮兮地带我去了一趟城东的图书馆,抬眼望去,琳琅满目,竟有很多都是我曾经爱看的杂志,一阵惊喜涌上心头,我忙不迭地与他共赴前台,喜滋滋地办下了两张借阅卡。我俩相约,以后尽量避免用手机接收碎片信息,让阅读回归纸媒! 如今,每当我们置身于图书角,手捧一本本图文并茂的杂志阅读时,那些纸张的触感,仿佛能带我们穿越回那个充满诗意与梦想的青春时代。纸质阅读,如同一道静谧的屏障,让我们远离了喧嚣和浮躁,更让我们重新找回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